盘前机会前瞻|八部门重磅发文!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迎来政策利好,这几家公司在智能网联汽车硬件和智慧交通领域已率先布局(附概念股)
【八部门印发方案: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】9月13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《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(2025—2026年)》,方案提出,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。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“车路云一体化”应用试点,加快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建设,鼓励汽车前装V2X、5G等高性能通信模块,加快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,促进物流、环卫、出行服务等多场景应用,鼓励重点地区逐步拓展跨区域协同应用。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,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,推动道路交通安全、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。支持汽车、信息通信、交通等行业企业以数据为纽带探索新型商业模式,加快多元化价值链培育。
【机会前瞻】
近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《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(2025—2026 )》,《方案》提出2025年,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,同比增长约3%,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,同比增长约20%;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;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%左右。2026年,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,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。
尤其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,《方案》构建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 "基础设施—技术标准—商业应用" 全链条支持体系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,方案要求试点区域实现5G通信网络全覆盖,部署LTE-V2X直连通信路侧单元(RSU),重点路口同步部署路侧感知设备和边缘计算系统,交通信号机联网率需达90%以上。
《方案》进一步提出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。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“车路云一体化”应用试点,加快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建设,鼓励汽车前装V2X、5G等高性能通信模块,加快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,促进物流、环卫、出行服务等多场景应用,鼓励重点地区逐步拓展跨区域协同应用。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,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,推动道路交通安全、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。支持汽车、信息通信、交通等行业企业以数据为纽带探索新型商业模式,加快多元化价值链培育。
按照《方案》部署,2026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将进一步提升,车路协同标准体系基本成型,跨区域协同应用逐步拓展。这意味着当前制约行业发展的标准不统一、数据不通联等问题将得到缓解,激光雷达、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成本有望随规模效应进一步下降。